石油公司、金融機構投資碳捕獲

【ESG分析師洞見分享】Ryan Fung, CESGA

全球要達致碳中和,就要「節流」減碳、「開源」消碳,除了種樹,現時市場重要的技術之一是「直接空氣捕獲」(Direct air capture,DAC),今期「經濟學人」介紹世界上第一個商業規模、位於德州 Notrees 的 DAC 工廠。

這個 DAC 裝置,由西方石油子公司 1PointFive 和 Bill Gates 有投資的 Carbon Engineering 所支持,而與儲存在生物植物中的碳不同,生物植物在砍伐或燃燒時會釋放碳,人工封存的二氧化碳很可能會無限期地封存。

在 2025 年全面投入運營後,每年捕獲的 50 萬噸二氧化碳中,一部分將被泵入德州的地底。據報現時西方國家計劃到 2035 年建造 100 個大型 DAC 設施,當中不乏化石能源巨企,埃克森美孚今年 4 月就成立低碳部門,做好碳捕獲和儲存(CCS),長期目標是為鋼鐵和水泥等行業的工業客戶提供脫碳服務,預料到 2050 年,行業的全球年收入可能達到 6 萬億美元。

除了石油公司,金融機構在碳中和的角色也相當重要,摩根大通日前也公佈大規模的碳消除採購計劃,向包括瑞士 DAC 公司 Climeworks 在內採購價值超過 2,000 萬美元,目標在 9 年內從大氣中去除 25,000 公噸碳。

事實上,二氧化碳消除(Carbon Dioxide Removal,CDR)的方法主要有 3 個。第一,通過自然氣候解決方案,如重新造林和改善土壤管理;第二,工程解決方案,如使用直接空氣捕獲二氧化碳;第三,應用稱為 BECCS 的混合解決方案,如生物能源加碳捕獲和儲存來實現。

不過,減碳依然長遠漫漫,2022 年全球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為 36.8 萬億噸,現時各行業的企業只是略盡綿力,或許是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未有為煤炭和大自然設下期限,只是沒有新意地繼續表明加速淘汰未減排的煤炭基建,也造就今年石油股繼續強勢。是的,Don’t Look Up!

世界氣象組織(WMO)已表明,未來 5 年氣溫已有可能升超過攝氏 1.5 度,換句話說,「巴黎協定」出師未捷,之後難以將全球變暖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 2 度,不過,只靠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和其他脫碳技術是不夠,需要 CCS 和 DAC 等「負排放」技術。

June 2023 Events on Green Finance / 2023年6月綠色金融活動一覽

Check out the above calendar for the fantastic green finance events for June-Jul 2023! Interested to join and know more about the events? Click the links below for details:

以上一圖看清2023年6-7月精彩的綠色金融活動!如欲參加及了解活動詳情,歡迎瀏覽以下網址:

[1] Beyond ESG with Profiling Nature Risk – 2nd session

[2] Redefining Hong Kong: Navigating the challenges of green finance and transitioning to a sustainable future

[3] Financing Energy Transition

[4] Deep Dive into ESG Ratings and Scores – Opportunities to Enhance Investment Decisions

[5] Inevitable Policy Response 2023 Quarterly Briefing #2

企業如何使用碳信用額?

【ESG分析師洞見分享】 Kyle Chung, CESGA 

全球暖化日益嚴重,各國均表示要減少碳排放,市場力量可提供誘因促進企業減排,例如碳交易市場。

碳市場分為合規市場和自願碳市場兩種。在合規市場,監管當局會為碳排放量或碳排密度設立上限,排放受限的企業會分配到排放配額,並可於市場交易配額。例如若甲企業的排放量未達上限,可於碳市場賣多出的碳信用額;乙企業排放量如超標,則可購買碳信用以處理過多的排放。歐盟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設於2005年,為全球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在自願碳市場中,透過不同減碳方案以建立碳信用,例如投資再生能源與碳捕捉、植樹造林等,經由第三方機構認證後,計算出減量額度來取得碳信用。其他企業可於自願市場購買相關碳信用產品,以抵消自身的碳排放。

隨着各國逐漸邁向碳中和目標年份,它們需加快減碳步伐;按常理企業間剩下的碳排放配額將逐年減少,碳信用價格在市場上會愈趨昂貴,迫使企業落實減排策略,以節省排放成本。現時歐洲的碳價便在三年間飆升近四倍。

不過碳市場機制仍可能讓意圖漂綠的企業有機可乘,例如它們在自願市場購買碳信用產品,聲稱已抵消企業自身的排放,從而達至碳中和;然而相關企業或未有實質措施減排,自身的碳排放量甚或不跌反升。

而一些自然類碳抵消方案的碳匯可以逆轉,例如森林或會遭到砍伐或燒毀,其存在林木中的碳又釋放到大氣中。企業和公眾需要持續監察碳信用的質量和後續管理。自願市場的碳信用產品亦須提升透明度,增強企業和公眾對產品的信心。 企業也不應視碳信用為碳排放贖罪劵。要真正減碳,其應先從碳審查入手,然後設定實質減碳目標及方案,例如淘汰低能源效率的舊設備、提高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等。碳信用抵換應被視為在自身減碳施了渾身解數後才採取的最後策略

#碳市場 #碳信用額 #碳排放

[Join the ESG Conversation] ESG Forum by HKU Business School and HKU iCube – Featuring Professor Patrick Bolton and Expert Panel Discussion

Don’t miss out on the ESG Forum, organized by the HKU Business School and HKU-iCube, on 23 June, 2023, at HKU-iCube located in Two Exchange Square, Central.

At the event, Professor Patrick Bolton, the world-renowned scholar on corporate finance and governance will deliver the keynote speech, challenging conventional thinking and inspi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ESG research.

In the panels following the keynote speech, distinguished speakers from academia and business will discuss strategic pathways for more impactful ESG investing and net-zero transition. Interactive Q&A session with the audience will provide practical lessons and actionable strategies to advance ESG practices.

Details of the event

Speaker:

Welcoming Remarks – Prof. Hongbin CAI, Dean and Chair of Economics, HKU Business School

Keynote Session – Prof. Patrick BOLTON, Professor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Panel Discussion 1: ESG Invest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 Moderator: Prof. Dragon TANG, Professor in Finance, HKU Business School
  • Panellist:
  • Dr. Haizhou HUANG, The Chairman of Capital Market Committee, CICC
  • Ms. Hannah LEE, Head of Asia Pacific ESG Equity Research, J.P. Morgan
  • Mr. Tasos ZAVITSANAKIS, Co-Head APAC Sustainable Finance Office, UBS

Panel Discussion 2: Corporate ESG Practices toward the Net-Zero Society

  • Moderator: Dr. Guojun HE, Associate Director, Institute of China Economy; Associate Professor in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Strategy, HKU Business School
  • Panellist:
  • Ms. Jessica CHAN, Head of Sustainability, MTR Corporation Limited
  • Mr. Garrick LAU, Head of Sustainability and Shared Value, Nan Fung Group
  • Mr. Bien WONG, Section Head of Corporate ESG/ Corporate Affairs, Towngas
  • Mr. Johnny YU, Advisor to Chairman, 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 Co. Ltd.

Date: 23 June 2023 (Friday)
Time: 14:00 – 17:00 (Registration starts at 13:30)
Venue: HKU iCube, 4005-4007, 40/F, Two Exchange Square, Central

Language: English
Mode: In-person
Registration: Seats are limited. Registration is on a first-come-first-served basis.

Please visit here to register.

Inquiries
Telephone: 3910 3117 Email: icube@hku.hk

2023 年氣候議案聲勢不如前

【ESG分析師洞見分享】Ryan Fung, CESGA

美國正在爆發一場反 ESG 行動,令股東會提出的氣候議案聲勢大不如前,似乎良心難以再叫停企業減少投資化石燃料,背後主要是政治因素作祟,讓去碳化變成「老虎屁股」(摸不得),因而環保界再次看到資本市場偽善的一面。

在美國紐約的花旗集團和美國銀行股東會,也迎來激進環保組織 Extinction Rebellion 到場示威。不過,花旗和美國銀行要求銀行停止為新化石燃料項目融資的股東決議,獲得的支持少於 2022 年;另一邊廂,有身處英國的朋友告知,滙控(005)在伯明翰舉行的股東會,場外有大量環保人士示威,把一個綠色的浴釭抬到會場外,批評滙豐漂綠。

事實上,獨立投票諮詢機構 Glass Lewis 就表示,外界開始對氣候轉型戰略持懷疑態度,參考 2021 年美國上市公司的氣候相關的決議案,全數未能獲得通過,支持率介乎 7% 至 39%,而投資者今年已從美國的可持續發展基金中,撤資數十億美元,相關的議案據報所獲得的支持票數少於 2022 年。

不過,很多人仍未因為政治現實而放棄人類文明,眼見美國石油企業難以撼動,另一間投資諮詢機構 ISS 最近則建議機構投資者,針對法國 TotalEnergies 在 5 月 26 日舉行的股東會投下決議,要求對方在 2030 年更積極減排,敦促對方在設定溫室氣體範圍 3 目標,即是就連出售後的產品在燃燒時所產生的排放也需計算在內。而荷蘭股東維權組織 Follow This 則打算對蜆殼、英國石油、雪佛龍和埃克森美孚進行類似的提案。

回到亞洲,ESG 整體上比較少關注環境(E)相關的提案,暫時聚焦管治(Governance)為主。以日企東芝(Toshiba)私有化風波為例,一班基金股東就成功逼走社長車谷暢昭,靠的就是 ESG 的管治威力。話說私募基金 CVC Capital 提出 200 億美元收購要約後,卻被股東認定遠低於東芝實質價值,最終基金齊齊運用選票說話,要求社長問責,最終更成功逼他辭職,離開董事局。而東芝股東運用 ESG 的威力,主要是質疑東芝有違企業管治中最重要的高透明度(Transparency)精神,以及質疑車谷曾任職 CVC 日本分公司的負責人,背後有可能藏着利益轇轕,扣上疑似賄賂的帽子。

今年全球 ESG 基金的表現不及市場,「ESG 寵兒」如清潔能源也表現不佳,到底 ESG 發展下去,會否又回到最初的起點?我的看法是樂觀的,畢竟政治角力只是暫時性,氣候危機是長遠必須解決的問題,只要利益重新分配得宜,就會見到 ESG 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