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球之友綠色金融顧問

水資源管理正受到政府和各州的關注。 最新的《2023 年生態威脅報告》強調,水風險是重大生態威脅之一,全球約有 20 億人無法定期獲得安全飲用水[1]。世界經濟論壇《2023 年全球風險報告》中確定的未來十年十大風險中的許多風險都與水密切相關。

人們和企業並未有意識地用水。一般來說,政府會對水資源進行補貼,以確保公平取得水資源。但水價補貼正是導致水資源浪費的關鍵問題之一。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在內的許多機構都對水定價問題提出了警告,但幾乎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再加上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或在可預見的未來全球暖化)的影響,水危機只會變得更加嚴重,因為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高水街地區。

香港很早以前就實行配水製。但隨著水利基礎設施的完善和廣東供水的保障,我們從1982年開始就不再實行定量供水,清潔水供應綽綽有餘,而且水價低廉。事實上,香港的水費是全球主要城市中最低的。但現狀應該受到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省本身也面臨2022年乾旱等水資源挑戰。氣候暖化幾乎肯定會使珠三角地區未來的供水前景變得更加複雜且難以預測。其他公眾可能不太了解的問題包括漏水和節水。所有這些問題加起來導致我們的水產量損失約三分之一。香港政府一直在改善公共基礎設施,以減少漏水並增加集水量。這成功地將政府總管的洩漏率從2000年的25%降至2022年的14%。政府設定了2030年損失率低於10%的目標。另一方面,私部門進展緩慢解決洩漏問題。

對上述問題的認識不足以及水費的高額補貼,導致香港過度用水。為了消除我們擁有無限水資源的幻想並實行負責任地用水,我們需要提高公眾對氣候變遷和水風險的認識,並改革用水計費。


[1] Ecological Threat Report 2023, Institute of Economics & Peace, 1 November 2023

[2] The case for reforming the price of water, IMF, 16 March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