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球之友綠色金融顧問

近年ESG越來越受全球的重視,而港府與積金局亦鼓勵強積金計劃(MPF)的受託人在計劃中加入與ESG相關的成份基金。香港部份MPF受託人亦宣布推出ESG相關基金,但並非成立新產品,而是於強積金計劃旗下的成份基金作出變更,成為持有ESG主題的基金產品。

舉例來說,其中一個是由「恒生指數追蹤MPF基金」變更為「恒生指數ESG MPF基金」。基金的投資目標、政策及投資均衡性亦相應變更,並於近幾個月前生效。

 為方便讀者了解變動前後的差別,筆者嘗試作個比較:

(數據截至2023年10月31日)

恒指有80隻成份股,而恒指ESG只得68隻,剔走的主要是能源公司或電力公司,比如恒指裡的三桶油(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恒指ESG裡就一桶都沒有保留。另外中電、電能等亦在恒指ESG中被消失了。

因ESG考量而被踢走的成份股有12隻,合共比重8.4%,這些比重就分配到剩餘的成份股。從行業分佈圖中可見,重新分配後的大赢家明顯是地產建築業,比重比在恒指高出了接近11個百份點。比較表現的話,由年初開始,雖然兩個指數都下跌,但原恒指比恒指ESG輸少約4個百份點(恒指-13% vs恒指ESG-17%)。

其實筆者對MPF選擇追蹤恒指或恒指ESG沒有特別意見。然而在整個轉換投資ETF(或背後追蹤指數)的過程中,相關MPF持有人到底有否被咨詢過或是否同意此變動,我實在不確定。

聽說還有其他MPF受託人計劃類似的變動,把追踪恒指的MPF換成追蹤含ESG考量的指數,以迎合市場重視ESG的要求及監管機構的計劃。此舉對在港推動ESG固然非常有用,目前強積金總淨資產約1.1兆港元(截至今年3月底),追蹤恒指MPF產品大概5-6%,即接近600億港元。不過作為MPF持有人,我們亦需要多留意市場變化及MPF受託人作出的通知。這樣才能有效管理MPF的資產及穩定性,以免被換了個投資標的也懵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