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樓宇老化問題以及近年極端天氣頻繁,政府必須盡快檢視於2021年公布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藍圖」)及其落實進度。該藍圖的實際進展,尤其是在舊樓翻新和綠色建築方面,似乎面臨重重挑戰。
政府的減碳策略,是以藍圖「零碳排放.綠色宜居.持續發展」為願景,當中提出推廣綠色建築為一大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碳中和的策略。這包括減少用電量,目標是到2050年把商業及住宅樓宇用電量分別減少30%至40%及20%至30%。此外,環境及生態局在2023年成立了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同年政府亦成立了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就減碳策略提供意見,並推動社會各界參與減碳工作。
然而,從以上的策略可見,政府的減碳焦點主要放在了節能措施上,未有着墨如何減少在建築物的建造階段所產生的隱含碳排放(Embodied carbon)。隱含碳排放是建築物碳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建築物的早期階段,即來自建築材料的生產、運輸、施工過程等。根據關注氣候變化的組織Architecture 2030的數據,全球隱含碳排放佔年度溫室氣體總排放的11%,以及佔建築行業排放的28%。這可見隱含碳排放是不能忽視的主要碳排放來源,然而現時的藍圖中並未有所提及。
在新建建築物方面,不少發展商均把環保元素融入新建樓宇設計中,爭取獲得由香港綠色建築議會推出的「綠建環評」認證以及國際綠色建築認證。以本港的「綠建環評」為例,該認證公平客觀地評估建築物的可持續發展表現,包括能源使用和碳排放、氣候適應和韌性、土地使用和交通、生態保護、材料和廢物、用水、健康和安舒、污染管理、整合設計、智慧技術和創新等。涉及建築物項目類別廣闊,包括新建建築、既有建築、數據中心、學校等,為可持續建築設計提供指引。
不過,為老舊樓宇進行「綠建環評」尚不普遍。據統計,現時有8700幢私人樓宇的樓齡已達或超過50年,超出了其原設計的使用壽命;樓齡超過30年的樓宇數量也逾2.7萬幢。研究顯示,香港目前約80%的樓宇在建造時並未遵循綠色建築的標準。建築材料自有其壽命限制,例如混凝土結構的壽命大約為50年,而防水層的壽命則約為10年。一旦防水層因年久失修而出現問題,便可能導致滲水,加速內部鋼筋的銹蝕,從而引起混凝土剝落,危及建築的結構安全。此外,許多老舊建築的排水管道和電力設施效能低下,加上管理不善等因素,可能出現老化或損壞的情況。這些問題使得這些老舊樓宇成為都市安全隱患,也可能成為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的障礙。
要將老舊樓宇轉化為綠色建築,拆卸重建是一種最徹底的方法,但這種做法不但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為受影響的居民尋找臨時住所也是一大挑戰。因此,利用綠色建築技術進行樓宇翻新和延長使用壽命,顯得更為可行。這不僅涉及到提升建築物的硬件設施,還包括改進其管理模式。在翻新過程中,筆者建議可推廣使用綠色建材,引進「材料護照」的概念。此概念源自2015年,歐盟資助的「建材銀行」(Building as material bank)計劃,材料以護照形式,詳列各項產品或建築結構所含的材料及其相關特徵數據,讓材料將來具資源回收、循環利用、和重複使用的價值,支持循環經濟市場。
政府的減碳策略也需同步向內地綠色建築的發展。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提出了《加快推動建築領域節能降碳工作方案》。該方案確定了目標為:「到2025年,建築領域節能降碳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築面積比2023年增長0.2億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面積比2023年增長2億平方米以上,建築用能中電力消費佔比超過55%,城鎮建築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該方案不僅提出減碳願景,更量化了近零能耗建築面積比,確實比香港的藍圖落地得多。
在管理模式和能源效益方面,隨着數碼技術的普及和建築系統的整合,當局可以推動政府建築及私人樓宇廣泛採用市場上已有的智能建築管理系統(SBMS)。透過人工智能,SBMS能為建築物的運行和維護提供趨勢分析、故障檢測及預防性維護等功能。當出現漏水問題時,管理員可以即時接收警報,迅速處理漏水,並對大樓可能需維修的部分進行全面分析,探索提升效能的方法。這樣不僅提升建築的運行效率,還能在減碳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此外,政府可使用更環保的材料如回收鋼材、竹材或低碳混凝土維修大廈外牆,可大幅減少建築整體的隱含碳排放。
筆者期待政府見樹又見林,在牽頭討論垃圾收費及全城走塑之時,不忘關注綠色建築,不斷檢視及創新行動藍圖,引領社會向着更清潔、更安全、更綠色的未來邁進。
本文早前亦於HKEJ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