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城市林务? (下)
2019年03月13日
| 王卓粤 国际树木学会香港分部去届主席,教育委员会主席
参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FAO)的分类,香港的都市林可分为五个主要类型:
1.市郊森林和人工林地(例如郊野公园—属於公众)
2.市区公园(公众)
3.植有树木的微型公园,花园和休憩处(公众/私人)
4.路边树木(主要属於公众)
5.其他有树木的绿色空间(公众/私人)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概念:
(1) 以功能为重点,由於都市林是指任何以树木为框架的植被,因此当中并无拥有权或管理责任的考虑—公共或私人所有的植被同样是其中的组成部份;
(2) 不属於发展区中心但有益於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例如提供水源丶改善微气候)的林地和植被也属都市林的一部分—郊野公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们都非常邻近市民并广受欢迎作康乐等用途,因此是这个逾730万人口的城市中最重要的都市林组成部分之一。
都市林是不分拥有权的绿色基建
作为城市的基建,都市林在提高市民生活质素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视乎不同的城市状况,粮农组织就列举了都市林於16个方面的重要功能(表1)。除了改善贫穷,列表中多方面的功能皆适用於香港。事实上,无论是否察觉,香港市民其实已经从中得益了(例如景观的改善丶水源保护和供应丶康乐机会等)达数十年之久。
表1. 粮农组织列举的都市林潜在效益(引用Salbitano, 2016)
树木不应再被视为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在城市林务的概念下,树木丶树群或森林一般都称为「绿色基建设施」,好比其他基建(如道路工程丶供水丶供电丶排水)一样,这些设施对於城市的正常运作和宜居性至关重要。因此, 我们强调树木不应再被视为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我们的都市林应该像其他城市的必要设施一样得到精心的规划和维护,使其表现(为市民提供的服务)达到最佳的状态。
为应对全球城市人口急升,近年来粮农组织在城市林务的行动丶项目和策略方面上作出很多的支援,以促进都市林的妥善规划和管理。该组织近年在亚太地区举行了两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分别是2016年4月珠海,2017年9月首尔)。 国际树木学会香港分部(ISA Hong Kong)很荣幸能参与并见证了两份突破性文件(分别为《珠海宣言》丶《首尔行动刚领》)的颁布,期望这两份文件将成为各亚太城市在制订城市林务策略时的重要参考和指南。
原文(英文版)刊於ISA Hong Kong Chapter Newsletter Issue N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