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互聯網發展看時尚垃圾
香港互聯網由大概1990年代開始發展,到2000年代,於香港的互聯網技術已經可以支持普及網上購物,e-bay和雅虎拍賣這類的買賣平台,漸漸建立了消費者在互聯網上買賣的習慣和信心,成就了今天互聯網銷售的發達。同時,時裝零售商也使用網絡作為主要推銷渠道,快速時尚(fast fashion)傳播得更快更廣,讓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購買自己喜歡的時裝。
網上購物除了可以讓消費者輕易追上潮流時尚,追逐世界各地的不同時裝風格,又可以因為網店免除經營實體店的成本後,消費者可以用較低的價錢買到心頭好,更可以選擇取貨方式,方便自己。
但同時,這個過程會衍生大量時尚廢物(fashion waste),當中包括紡織和包裝廢物。
為何時尚垃圾問題愈演愈烈?快時尚會刺激追隨時尚的消費者購買潮流最尖端的衣服,當下不會檢視自己會否已有類似的款式,亦不會多想最終的穿著次數,當潮流一過,就會被遺忘,甚至丟掉。此外,網上購物的運送模式,不外乎速遞或郵寄,少不免會製造大量包裝垃圾。
時尚服裝網店會透過社交媒體大數據的分析,為消費者提供更個人化的購物資訊及體驗,包括更吸引的折扣優惠、更合心水的貨品,這類時尚網店提供的退貨期甚至比實體店更長,令消費者慢慢地轉變消費方式。加上網購無比方便,當有大量折扣優惠時,容易按奈不住,大量購買快速時裝,造成大量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尚垃圾!
網絡的發展,絶對可以減少因傳遞訊息而產生的垃圾,例如宣傳單張和海報,但在時尚服裝議題上,同時間接製造了前所未有的海量時尚垃圾,而聚酯纖維(polyester)等一般成衣物料都要耗費幾十年才分解。下次大家準備網購前,請不忘先看看衣櫃裏的衣服,可能會發現類似款式或與舊愛重燃感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