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轉型代價不容忽視




全球氣溫屢創新高[1],希臘羅德島近日爆發大規模山火,迫使成千上萬的民眾撤離[2]。海洋溫度不斷上升,令颱風強度增加,導致城市被淹浸,居民斷電[3] [4]。世界氣候歸因組織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若沒有人為加劇的氣候變化,極端高溫是幾乎不可能發生[5]


希臘羅德島山火肆虐,民眾紛紛撤離(圖片來源:美聯社)


颱風「杜蘇芮」侵襲菲律賓,引發山泥傾瀉(圖片來源:美聯社)

爲避免氣候變化的災難性後果,專家再三敦促立即停止使用化石燃料,而可再生能源則被公認爲是最可行、最可持續的替代能源,以填補能源缺口。目前,中國內地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發展速度高於預期,或會提前數年實現 2030 年的目標[6]。另一邊廂,沙特阿拉伯正開發全球最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場,有望爲 350,000 戶家庭提供 2,060 兆瓦電力[7]。雖然某些資源生產仍需大幅提高才能應付預期需求,但全面轉型至可再生能源仍是可行之舉,在經濟上亦行得通[8] [9]


全球目前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印度巴德拉太陽能公園(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

綠色轉型的急速發展固然值得鼓舞,但當中衍生的環境和社會成本仍不容忽視。早前,我們曾提到,提煉鋰元素需要耗用大量能源和水資源,而且鋰資源豐富,提煉成本低廉,舊鋰離子電池的鋰甚少被回收[10]。目前,礦産開採集中於礦産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與及環境及勞工法規較薄弱的地區,對生態系統和社區造成破壞。

舉個例子,鈷是可再生能源儲存的重要原料,而目前全球 75% 的鈷供應來自剛果,可是,當地不受監管的手工採礦活動十分猖獗[11]。除了牽涉各方面的人權問題,工人們在接觸鈷時也得不到任何保護裝備,大大增加患上皮疹和「硬金屬肺病」(病微包括咳嗽、呼吸急促、發燒等)的風險[12] [13]。此外,鈷礦的尾礦會產生腐蝕性硫酸,若管理不當,便會滲入並破壞附近的水源[14]


在剛果科盧韋齊市的沙巴拉手工採礦場,工人僅用麻袋載著礦石(圖片來源:法新社)

鎳是另一種值得關注的礦產資源。印尼是全球最大的鎳出口國,2022 年的産量高達 160 萬噸,佔全球總量一半[15]。爲了獲得鎳礦,大片熱帶雨林和紅樹林遭砍伐,此類大規模砍伐嚴重削弱斜坡,增加了山泥傾瀉的風險。採礦過程中的尾礦和森林砍伐引發的水土流失,亦會導致下游水域和海洋棲息地受到沉積物污染[16]


印尼一座鎳礦排出的污水把河水染紅(圖片來源:Mongabay

幾十年來對氣候問題的拖延,促使全球各國急起直追,加快減碳步伐,但過程中卻帶來沉重代價,大大加劇了勞動和環境資源剝削,我們務須加以正視。

要成功實現綠色轉型,在開採和利用天然資源的同時,必須採取可持續和對社會負責的做法[17],還要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18]。這樣我們便可把環境影響減至最低,同時延長這些珍貴資源的使用壽命。

事實上,我們可通過減少對能源、交通運輸以及其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來減輕對環境的影響。當中包括:使用降溫解決方案,如爲商店安裝閘門,引入綠化牆、噴泉和水池,以最大限度減少對空調的需求;實行遙距工作和混合用途分區規劃等新趨勢;採用更適合步行的城市規劃,減少對車輛依賴等。


孩子在美國達拉斯的水上公園玩耍,消暑降溫(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為保護下一代免受酷熱之苦,綠色轉型勢在必行,而在推展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妥善顧及自然環境,以免對地球造成破壞。




關注議題:
關鍵字:


最新網誌



相關文章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