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小朋友畫作交予立法會議員 環保團體祈為垃圾徵費條例草案打氣




自2018年10月政府將《2018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下稱垃圾徵費)交上立法會進行辯論已近九個月,草案仍未進入修訂及三讀階段,環保團體都非常憂慮垃圾徵費於立法會7月休會前仍未通過,使能帶動源頭減廢的垃圾徵費遙遙無期,這不但無法遏止本港垃圾持續增加,亦令本地回收行業經營環境惡化以致難以生存。因此,環保團體藉「世界環境日」,帶同由小孩繪畫「對地球未來想法」的畫作,鼓勵立法會議員儘快審議草案及通過垃圾徵費,從源頭減少廢物量及堆填區需要,讓小朋友未來有更美好環境。

上月7個環保團體主動約見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要求當局釐清及完善草案的細節,內容包括以專款專用加強回收配套、監察用攝錄系統與食環署資料共享、擴大回收1至7號塑膠計劃等。環保團體認為措施正面回應團體的部份訴求,有利應對實行垃圾徵費預期產生的問題,亦釋除公眾部分疑慮。

垃圾有價振興回收業   立法會儘早立法

近日因大陸禁止洋垃圾政策進一步收緊,紙價持續下降,廢紙回收業面臨倒閉潮。假如通過垃圾徵費法例,每當棄置垃圾、廢紙都需要收費,市民自然會積極把資源分類回收,而不是花費金錢將回收物當垃圾棄置,甚至長遠回收界可制訂一個比垃圾徵費低的回收紙品「處理費」,可讓回收業補足回收營運成本,讓他們有利潤下營商,促進香港循環經濟。

再者,環團在2018年12月進行有關垃圾徵費的民意調查,有85.5%的受訪者支持以污者自付原則處理垃圾,並且有超過八成半的基層受訪者「支持實施垃圾徵費,以減少廢物量」,反映不同階層市民都十分接受政策有效為香港減少廢物及增加回收,亦需共同承擔責任。反之議會仍有不少阻力,稱坊間憂慮徵費壓力云云,其實根據政府建議收費,一般家庭整月總垃圾收費僅為30元左右,但延遲立法讓污者自付原則無法實行,市民亦欠缺誘因減廢。

環團帶同畫作  祈為垃圾徵費條例草案加油

綠領行動早前邀請小朋友以畫畫方式表達「對地球未來的想法」,希望交給立法會議員轉達信息。收來的畫作中有表示擔憂未來,亦有充滿快樂的未來。藉著今天「世界環境日」,環保團體綠領行動高級公共事務主任王珮芝聯同香港地球之友項目主任曾蔭麟及環保觸覺高級項目經理何嘉寶,於添馬公園草地手持小孩畫作,以及「連累下一代承受、垃圾徵費不容再拖」、「還小孩美好家園」等手牌,最後並將畫作交予梁繼昌、何君堯、郭榮鏗立法會議員,祈為垃圾徵費草案審議過程打打氣,於暑假休會前議會能通過草案,好讓小孩未來擁有一個重視減廢及資源重用的香港。

thumb thumb thumb

關注議題:
塑膠
循環經濟
生態城市
綠色經濟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