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樹木、人類乃命運共同體




自工業革命開始以來,人類活動令碳排放量大增,大氣中至今還存留着三百千兆噸碳。隨着氣候變暖,土壤中微生物活動增加,進一步增加了碳排放量。因為地球上絕大多數碳都儲存在我們的土壤中,這些反饋迴路(negative feedback)進一步加速了氣候變化。

樹木是碳的最強捕手


二○一九年是充滿哀號的一年,大量生靈塗炭,剛果森林大火,西伯利亞山林大火,還有到今天還在燃燒的澳洲山火。我們所失去的不單止是一大片林木,還有袋鼠,還有樹熊,還有很多珍稀禽鳥,更可怕的是山火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對世界各國構成長期威脅。

根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數據顯示,自八月份以來,新南威爾士州和昆士蘭州發生的大火使澳洲的年排放量增加了二點五億噸,佔該國二○一八年總排放量的一半,並且造成至少二十四人死亡,燒毀土地面積超過一千零三十萬公頃,大小相等於九十三個香港。除了數以萬計居民需要撤離家園外,有生物學家保守估計,逾十億頭動物葬身火海,而今次生態災難,動植物棲息地或需花超過四十年才能恢復原貌。

二千多名消防員已經在撲滅澳洲的叢林大火,但消防隊長說,早前的大雷雨雖然令三十多處火頭熄滅,但救援工作仍然非常艱巨。悉尼記錄的空氣質量比標準水平差,原因是叢林大火產生了煙霧,給居民帶來了呼吸道疾病。當中三個主要城市,悉尼、墨爾本和坎培拉均被濃煙覆蓋,成為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

極端的天氣促使澳洲政府再次呼籲採取氣候行動。據報道,為應對危機,新南威爾士州正在計畫制定新的氣候目標,到二○三○年將排放量減少三成五,而國家目標是將排放量減少二成六。

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的二○一九年能源轉型指數(Energy Transition Index)中,澳洲在一百十一五個國家中排名第四十三,這是因為澳洲嚴重依賴煤炭發電。為了應對此問題,澳洲已計畫要利用自己充足的陽光來產生可再生能源。通過綠化產業並成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出口國,澳洲能夠減少其碳排放量,其中包括煤炭。

參與植樹 做聰明消費者


山火對我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清明時節也偶有發生,澳洲和西伯利亞山火,對我們看似有點遙不可及,但我們其實也在呼吸同一口空氣,為了自己,為了整個地球,我們可以嘗試由個人層面作出一點支持和改變:

1.恢復(Restore):參與植樹活動,既可呼吸郊外清新空氣,也可幫助恢復森林,漁護處每年也有三次免費的植樹活動讓市民參與,大家可一家大細共襄善舉。

2.支持(Support):政府和非政府組織都在積極開展植被和土壤的恢復工作,需要大量義工支持。

3.成為聰明的消費者(Purchase Power):作為消費者,我們可以作出有環保意識的決定,從而保護地球。通過支持履行可持續發展的公司和活動,利用我們的力量透過消費模式應對氣候變化。

森林的命運等同人類的命運,大火摧毁了動植物的家園,也令我們損失了不少珍貴的物種,希望大家在武漢肺炎的陰霾之下,多到郊外呼吸清新空氣,提升自身免疫力,有強健的身體,才可以去保護家人,植樹育林,天祐香港,天祐澳洲。

圖片來源: New York Times


關注議題:
城市森林.森林城市
能源
空氣
氣候變化
自然保育
關鍵字:
澳洲山火
植樹
碳排放
生態危機

你可能感興趣
返回頁頂